第(2/3)页 当时他的封王大典也算是一场难得的盛会,即便是对整个寒羽王朝来说,一位不足半百之龄的王侯依然算得上是天纵之才,却没有人知道若非他痴迷于道,凭他的天分,或许封王之日能够提早十年之久。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,在他成就王道境界之后,他的恩师也就不再束缚他的修行,只是在反复告诫他不可荒废了自身修为之后,便将尘封多年的万剑丘重新赐予了他。 其实在那位老王爷看来,他的徒儿已经证道封王,即便再怎么胡闹,哪怕悟道三十载,有着王道的根基底子在,依旧算不得虚度光阴。 然而那位已至暮年的老王爷却打死也不曾想到,他的徒儿一面恭恭敬敬地聆听着他的教诲,却转头以器炼之法将那件残缺的准道器炼成了自身“本命”。 对于世间武者来说,器炼之道或许只能算是略有耳闻,可古佑华的恩师,那位名满天下的老王爷若是知道此事,只怕会被他活活气死。 那位老王爷虽然并不以战力见长,但却见识渊博,以文法之道成就王侯之境,得“贤王”之尊号,在寒羽王朝之中可谓是少见的智者,即便是王朝那座赫赫有名的书院都曾多次下贴拜谒,可见其名望之盛。 那位贤王自然知晓器炼之道的妙处,可对于这道法门的弊端,却也知之甚详。 若是让他知道自己引以为傲的弟子在成就武王境界之后的第一件事,便是将那件随时都有可能破灭的准道器炼为了“本命”,恐怕必然会大发雷霆。 毕竟当时的万剑丘实在太过凄惨了,上面完全没有任何完整的禁制纹路得以幸存,落在武者的手中除了小心翼翼的观摩其中的道蕴之外,也就只剩下观赏价值了。 这样的一件破烂,即便曾经是准道器,怕也无人会以它为“本命”走器炼之道,更何况将之内炼于身的还是一位天资绝伦的王座。 这事要是说出去,怕是会惊掉一地眼珠子,特别是那位贤王……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