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章 万民敬仰-《隋蛮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所以在大兴宫外有的地方,就有虔诚的老百姓,每天带着香烛什么的,来到大行宫外叩拜,而且这都快形成一处风景。

    那地方能看到大兴宫一角,而位置距离大兴宫比较远,所以侍卫并不多,这地方就被选为大家供奉叩拜隋炀帝的地方。

    熙熙攘攘的,每天人都很多。

    而在鱼米之乡的江南,得到消息的那些富裕人家,在一起合计一番后,只觉得不管做什么,都无法代表自己此时激动和感激的心理。

    所以干脆筹集一笔银子,给隋炀帝建造一个神祠,用来歌颂祭祀当今的陛下,求上苍诸神保佑大隋的国运昌盛。

    而类似这样老百姓自己筹集银两,给当今的陛下建生祠的事情,在整个大隋几十年还从来都没有。

    即便是文治武功都被人称赞的先帝,都没有享受到这个待遇。

    而那些牵头的江南大户人家,他们并没有官职在身上,只是因为手里有几百或者上千亩的良田,隋炀帝的这一道旨意。

    直接减免了他们一半的赋税,这对于他们来说,简直就是恩同再造。

    所以在出银子出力的时候,这些富户显得十分积极,原本只是计划着建一个占地半亩的神祠,却没想到因为愿意出钱的人太多了。

    而且这些人口口相传,知道他们要办生祠的越来越多,大家是踊跃出钱出力,有的人还出了一块地。

    最后算下来,却是有好几万两银子和一块占地十多亩的地,而这一壮举也得到了当地官府的赞同,这可是大政绩大喜事。

    很快江南这边如火如荼的开始建生祠,而同时江北那边的人,心底也实在是感激这一次陛下的旨意。

    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。

    一下子减少五成的赋税,能让所有人都受益,每个人都的到极大的好处,这样的大喜事他们无法表达自己的心意。

    索性有的地方,开始上万民书!

    这种万民书可不是那种为民请命的万民书,而是那种感谢隋炀帝实施仁政的万民书!

    大朝会后的隋炀帝一直在宫中,他开始着手查看张毅管理金吾卫的成效。

    上次大朝会的时候,让他确切感觉到,身边得有对他言听计从忠心耿耿的人才行,要不然皇帝的命令,连这大兴宫都出不了。

    而且在那种关键的时候,没有一群誓死忠心他的人,位置很难做稳当。
    第(2/3)页